山東泰安寧陽縣:讓低效果園“返老還童”
經濟日報新聞客戶端 王金虎 通訊員 趙峰
三月春光好。這兩天,在山東泰安市寧陽縣磁窯鎮南王家莊村的田野里,村民們在挖好的溝壕內施肥、澆水,栽苗,植好的苗子排列整齊。
“這里原來是520畝核桃園,已經栽植10多年了,由于品種老化,效益低,一直處于虧損狀態,今年我決定進行老果園改造,先期把300畝核桃樹換掉,栽上山農酥梨?!蹦贤跫仪f村村民黃成民介紹說,這山農酥梨是新品種,皮薄核小,果肉酥脆,味甜汁多,栽植后2年就可掛果,6年后畝產可達8000斤以上,效益能比原來翻好幾番。
寧陽縣現有林果面積12.39萬畝,其中1.5萬畝為老舊資源。今年以來,他們著力在特色林果業提質增效上下功夫,截至目前,已更新改造提升林果產業860畝,推廣應用新技術3項,讓老果園重新煥發新生機。
蘋果產業是東莊鎮王家莊村果農的致富產業。經過十幾年發展,目前全村果園面積達到2000畝,栽植果樹12.5萬棵。但是近年來,不少果園的果樹品種老舊化、樹齡老化,導致果品品質下降、掛果率低等現象日漸突出。
針對這種情況,今年初該村啟動老果園改造工程,引進維納斯黃金新品種,開始對100余畝富士蘋果老品種進行高接換頭改造,以推進果園提檔升級,取得更好效益。
在推廣新品種的同時,利用新技術成為這個縣推動林果資源提質增效的重要一環。
“栽植前要用生根粉和多菌靈浸根,栽植后一米定干,剪口用愈合劑涂抹,防止水分蒸發,提高成活率?!闭诂F場指導的寧陽縣林業保護發展中心技術科長、正高級工程師王雷囑咐道。為推進新技術推廣應用,這個縣通過建設標準化生產園、林果業科技示范園,組織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現場指導、舉辦技術培訓班等方式,手把手向果農傳授整形修枝、水肥管理、病蟲害防治等要領,引導大家科學種植,精細化管理,讓林果產量更高、品質更優,持續帶動群眾增收。
寧陽縣還通過培育林業專業合作社、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,加快貯藏、加工、銷售鏈條建設,實現林果業從重產量到重質量、從生產導向向消費導向的轉變。依托農村淘寶、京東商城、蘇寧e購、智e購等電商平臺,這個縣不斷助力“網紅”農民主播推廣引流,使眾多果農實現“觸網增收”。